星期五, 六月 10, 2022

不自量力的青蛙(二)

天属你,地也属你。
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,
都为你所建立。
南北为你所创造。
他泊和黑门都
因你的名欢呼。
你有大能的膀臂。
你的手有力,
你的右手也高举。
公义和公平,
是你宝座的根基。
慈爱和诚实,
行在你前面。
(诗篇89:11-14)
“ 以德服人者王,以力假仁者霸 ”

“以德服人者王”  就是王者精神在于德,让人口服心服;以力假仁者霸”,以权势武力为手段,却又假借仁义为口号的,这种政治就是 “霸道”。

中国哲学家孟子把 “ 王道 ” 和 “ 霸道 ” 清楚言明之间的界别。以 “自我为中心” 和 “舍己为人” 的精神彰显的功效不一样。

仁德的掌权者让人从心里尊崇敬佩,霸道的领袖让人心存恐惧不得安宁。

成语 “ 兵不厌诈 ”,同样出自中国历史故事,意思战场上用兵不排斥用诡变、欺诈的策略克敌制胜。

欺诈固然不好,然而阴险恶毒的阴谋又另一层次了。

到处都有好人坏人,不在于东方或西方,不在于肤色红、黄、黑、白、棕,不在于外貌长好不好看,在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修养。

多少人因着西方世界,特别是美国的霸权和伤风败化的伦理道德,因此对基督教有根深蒂固的误解。

岂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因为对西方国家一些人的行为不满,就仇视基督教和基督徒,否定基督徒多年以来对世界的贡献。欧美国家不等于基督徒,离经叛道的神学院和基督教派,也不等于敬畏上帝的基督教。

欧美还有坚守圣经道德原则的基督教,和敬畏上帝的基督徒。因为社会问题,特别是尼采学说和 LGBTQ人权组织让文明迅速开倒车,回到道德沦陷的罗马时代,他们正面对无比艰辛的挑战,让我们温柔对待这些坚持圣经真理的基督徒。

生为犹太人的耶稣,两千年前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时,犹太人希望他能成为王,从罗马人手中夺回政权,看似耶稣让他们失望了。因耶稣是和平的君主,他来的目的是为世人罪死,没有武力,没有抢夺,反之是舍己和给予。

耶稣崇高无私的精神,卻被尼采奚落为弱懦无能。可知走向十字架要有多大的勇气?耶稣却心甘情愿的为罪人承受十字架的惩罚。

当时的罗马不但承传了希腊的淫乱风气,更是极其凶残。同性恋被称为希腊爱就知道有多淫乱,看看罗马斗兽场就明白有多凶残。

耶稣有能力扭轉罗马局势,祂没有这么做,然而耶稣的死而复活却翻转世界。不但拯救世人,祂的教导也改变当时淫乱凶残的社会风气,並走向文明。

耶稣不但是猶太人的王,是东方的王,是西方的王,是万族的王,是宇宙万物的王,更是天国的王,凡信靠他的都可以成为天国的子民,有永生的盼望。

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,有一子赐给我们。
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。
他名称为奇妙,策士,全能的神,
永在的父,和平的君。
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。
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,治理他的国,
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,从今直到永远。
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,必成就这事。
(以赛亚书9:6-7)

地的四极,都要想念耶和华,并且归顺他。
列国的万族,都要在你面前敬拜。
因为国权是耶和华的。祂是管理万国的。
(詩篇22:27-28)

你们要向上帝歌颂,歌颂,
向我们王歌颂,歌颂。
因为上帝是全地的王。
你们要用悟性歌颂。
(诗篇47:6-7)

是的,全地都歌颂,歌颂,随时随地歌颂上帝。时至今天,每逢星期日,世界各地都响起赞美声,都有信耶稣为我们死而复活的子民集聚一起歌颂祂。就算是新冠病毒也不能拦阻上帝的儿女歌颂上帝,在家里,在网上都歌颂赞美全地的王。

耶稣所行的美事必继续传与后代,主也颁下 “ 大使命 ” 和 “ 大诫命 ” 给跟随祂的人。

“ 大使命 ” 就是吩咐门徒,把祂爱世人,为罪人受苦且死在十架上,三天复活,凡相信的必有永生盼望的好消息告诉世人;“大诫命” 就是要我们彼此相爱:

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,
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。
我怎样爱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相爱。
(约翰福音13:34)

耶稣的命令是 “ 你们彼此相爱 ” ,“ 你们 ” 反之就是 “ 我们 ” 。现代许多西方人推崇尼采学说,主张上帝已死,人本身才是最崇高聪明的,高举个人主义,本身利益优先于国家和群体,在国与国之间也显示出强权自大的霸道。

尼采自以为聪明的学说藐视耶稣要 “ 我们 ” 彼此相爱的诫命,并以 “ 自我 ” 为中心取而代之,人因此变的自私无情,甚至霸道凶残,不蒙上帝喜悦。

藐视上帝的存在,或人和上帝较量,就如不自量力的青蛙,最终只是悲剧。至于那些爱主遵守祂诫命的人,天父上帝应许:

我们若爱神,又遵守祂的诫命,
从此就知道我们爱神的儿女。
我们遵守神的诫命,这就是爱祂了。
并且祂的诫命不是难守的。
因为凡从神生的,就胜过世界。
使我们胜了世界的,就是我们的信心。
(约翰一书5:2-4)

爱我,守我诫命的,我必向他们发慈爱,直到千代。
(出埃及记20:6;申命记5:10)


2019  日本大阪 Dotonbori 道頓堀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